副教授(副研究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正文
刘志华
发布时间: 2019-12-01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介

刘志华,男,汉族,生于重庆铜梁。199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2001年获文学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位,2012年获哲学(美学)博士学位。1995-2000年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辅导员、系团总支书记工作,2000-2004年在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从事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等工作,2004年至今在西南大学文学院任专业教师。现为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主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本科)、新文学思潮与流派(本科)、应用写作(函授本科)、大学语文(网教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研究生)

三、研究的方向、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

四、主要获奖

获得过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1996)、西南师范大学第二届“民族教育优教优学奖”优秀教育工作者(1999)、西南师范大学军训先进干部(1999)、西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1999)、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先进个人(1999)、重庆市“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999)、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政治辅导员(2000)、西南师范大学工会工作先进个人(2002)、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奖(2005)、西南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2007)、西南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西南大学第七期学生学行论坛优秀指导教师(2014)、西南大学优秀教师(2016)

五、主要著述

(一)出版学术专著

《中国现代文学美的观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

(二)发表学术论文

《论沈从文小说的悲剧文体类型》,《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残酷”观念》,《创作评谭》2004年第10期

《不安的言说:论张爱玲的小说》,《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从“参差的对照”看张爱玲小说的俗与雅》,《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重庆市高校独立学院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第二作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乡村心灵的叙述》,《小说评论》2006年(秋季卷)

《社会变革中的话语重建——晚清至“五四”语言变革实践考查》,《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6年第1期

《不可驯服的诗情》,《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中国文学何以成为当代——<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的意义阐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鲁迅纪念中的胡风声音》(第二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沈从文的“习作”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论顾一樵的历史剧创作》,《四川戏剧》2011年第1期

《莫里茨·盖格尔的美学思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时间机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文学让眼睛插上翅膀》,《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乡村”的失落与记忆:< 坐在麦垛旁呼吸>的阅读札记》,《红岩·重庆评论》2012年第1期

《当代文学应尽显汉语之美》,第六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论文集《开创文艺批评新风》201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

《胡适对“文学改良”的“革命”话语追诉与修正》,《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

《王本朝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平议》,《学术评论》2013年第5期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福建论坛》2014年第8期

《中国现当代文教学中影像资源的效及限度》,《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吴宓的“土改诗案”》,《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年第10期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石柱土家族文化保存》,《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5期,第三作者

《< 西游记>影视改编与时代文化观念折射》,《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6期,第二作者

《白话之美与五四新文学运动》,《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5期

《当下青春电影的走势及其限度》,《电影评介》2016年第9期

(四)转载和引用情况

《莫里茨·盖格尔的美学思想》,《美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六、科研项目

五四汉语转型的话语权力性质(2005年西南大学一般课题)

民族性:抗战文学与新文学的转型研究(2010年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009055)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影像资源的整合与教学实践(2010年西南大学教改课题)

中国现代文学“美”的观念的生成、演变及意义(2011年教育部课题11YJC751053)

现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代文学的变迁(2011年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SWU1209103)

影像资源的效用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GX-037)

中国现代文学审美观念与社会历史关系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209313)

抗战文学中的“北碚”体验(2014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4YBWX080)

七、学术职务与社会职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

八、联系方式:

电话:02368367356

电子邮箱:liuzh@s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