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姜永琢,女,辽宁丹东人。2009年至2012年在南京大学攻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2012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南大学文学院任教。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符号学巴黎学派的语言哲学研究”,另有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二、主讲课程
 文学概论、美学原理
 三、研究方向
 语言哲学、符号美学
 四、主要著述
 著作
 《多重面孔的“语言”——符号学巴黎学派的语言哲学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差异与意义——语言哲学的本体论阐释》,人民出版社2017
 《疾病与希望》,中国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
 1鲁迅“然而”话语背后的哲学思想,《后学衡》2021年(4),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论巴黎学派的“语言—世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3诗歌魔方:当代诗中隐喻与转喻的关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
 4负性差异:对语言符号性质的重新审视,《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1-01
 5符号学巴黎学派及其语言学方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9-02
 6论诗歌语言的空间属性及“语法”表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02
 7索绪尔语言观新解,《后学衡》2017(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8论当代藏族诗人非母语写作的特质,《扬子江评论》2016年第2期
 9基于《手稿》的索绪尔学说新阐释——以langage、langue和parole为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10反讽时代的诗歌批评语言,《南方文坛》2014年第3期
 11被“延异”的语言——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批判再审视,《外语学刊》2014年第6期
 12“概念化经验”的符号学阐释,《北方论丛》2013年5期
 13意义的符号学内涵与意义理论批判,《广西社会科学》2012(3)
 14语言与主体性问题,《北方论丛》2011(2)
 15“新文言”与“反语言”,《扬子江评论》2010(4)
 16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汉语学习》2008(6)
 17论命名的语言学机制,《广西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