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教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历届教授风采 > 正文
代迅教授
发布时间: 2019-12-01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代迅,男,1963年生,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2000年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美学博士点领衔人、文艺学博士点领衔人、重庆市美学重点学科领衔人、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艺术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楚天特聘教授、福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culture and philosophy杂志编委。2006年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8-2010,8美国康乃尔大学访问学者,2013,3-2014,3美国爱达荷大学访问学者。多次赴美国、法国、土耳其、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主要成就: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域外文论本土化”并任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美学西化问题研究”。主持并完成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第一批规划基金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研究”和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汉译西方诗学研究”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文艺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多篇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等处全文转载。专著《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校图书馆收藏。

社会职务:

重庆市美学学会会长

重庆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华美学学会理事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中外文论学会理事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

《西南大学》学报编委等

科研获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200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

《新诗会消亡吗?》2002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2006获重庆市政府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出版专著:《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重庆出版社2004)

《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中华书局2008)。

论文:

1.商品经济下文学的困境与出路 文艺评论 1989,4

2.黑龙江,奔腾的江 文艺评论 1990,1

3.林子建构的爱情世界 文艺评论 1990,2

4.大胆的开拓,可贵的尝试 文艺评论 1990,5

5.谈“味” 文艺评论 1990,5

6.读《大森林的回声》 黑龙江日报 1990,12,24

7.从《水浒传》中的妇女形象谈起 文艺学习 1991,1

8.艺术审美价值的功能分析 文艺评论 1991,5

9.语言的可靠性及其限度 文艺评论 1992,1

10.一本旧书的忧虑与联想 文艺评论 1992,5

11.诗心不老,魅力常青 二十一世纪 1992,10-11

12.宫闱深深恨几重 北方文学 1992,11

13.通俗文学及其特征 自贡师专学报 1993,1

14.《红粉》的感觉方式与审美风格 苏童小说精品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旧话重提说“真实” 文艺评论 1993,2

16.审美反映动力与艺术审美特质 文学评论 1993,2

17.如何建立、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文艺研究 1994,2

18.审美反映就是审美创造 文艺研究 1993,3

19.电视广告与幸福乌托邦 文艺评论 1993,5

20.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 重庆日报 1993,628

21.一种观念与一种贫乏 文艺评论 1994,3

22.诺贝尔话题 文艺评论 1994,4

23.透过洋人的眼睛 文艺评论 1994,4

24.文艺欣赏中的审美间离 文艺评论 1994,6

25.文学与军事用语 文艺评论 1995,1

26.反思与变革:与艺术认识论的单向对话 学习与探索 1995,4

27.世纪末的回眸与前瞻:中国当代战争文学散论 文艺评论 1995,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1995,11转载)

28.中国文人:学术与思想 文艺评论 1995,6

29.世纪回眸: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由来和发展 中外文化与文论 1创刊号

30.新诗的传统与变革 文艺报 1995,6,24

31.世纪回眸:读《西风东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 中国文化报 1996,4,21

32.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 学习与探索 1996,6

33.中国当前文学转型 文艺评论 1996,6

34.多样性与非确定性 文艺评论 1997,1

35.回眸当代:文学与道德乌托邦 文艺评论 1997,2

36.文人二题 文艺评论 1997,3

37.散文:告别与复归 文艺评论 1997,4

(新华文摘1997,10论点摘编)

38.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文学评论 1997,4

收入《重庆社会科学年鉴1999·学术论著类》,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39.主旋律的沉思:市场经济与人的生成 研究生论丛第四辑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名与实 文艺评论 1997,6

41.从西化到传统: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文论发展走向(上) 文艺评论 1998,4

42.从西化到传统: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文论发展走向(下) 文艺评论 1998,5

43.诗味论与情味论:中印文论比较 钦州学刊 1998,2

44.传统文论的现代处境 文艺争鸣 1998,3

45.经济发展与文艺创作 中国经济转型与文艺发展研究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困惑与选择:比较文论视野中的中国文论 文艺评论 1999,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1999年第5期转载)

47.世纪回眸:前苏联文论与中国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1

48.中国传统诗学话语的旺盛生命力:钱钟书的启示 东方丛刊 1999,2

49.说不尽的话题:前苏联文学与中国 文艺评论 1999,3

50.成功与失误:王国维融汇中西文论的最初尝试 文艺理论研究 1999,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9年11期转载,中国比较文学杂志2000年2期论点摘编)

51.机遇与挑战:网络时代的中国文论 中外文化与文论 6

52.从浩然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 文艺评论 2000,1

53.重读“经典”: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革命文学 文艺评论 2000,2

54.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若干问题 文艺评论 2000,3

55.百年回眸:世界文论格局中的中国文论抉择 东方丛刊 2000,3

56.“东学西渐”中的审视 中国文化报 2000,6,13

57.研究生教育中的若干问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4

58.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 文艺评论 2000,4

59.全球视野中的本土化选择:近百年西方文论在中国 文艺理论研究 2000,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0,12转载,《2001中国文学年鉴》,“论文摘要”,第321页,中国文学年鉴社2002。)

全球视野中的本土化选择:近百年西方文论在中国 学习与探索 2000,5

60.呼唤健康的大众文化批评 文论报 2000,9,1

61.五十年回眸与前瞻:实践派美学与中国当代文论的逻辑发展 社会科学战线 2000,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1,1转载)

62.千年之交:中国文论的历史性变革 文艺评论 2000,5

63.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庆与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64.千年之交:中国文论的历史性变革 文艺评论 2000,5

65.遗产的清理与超越 中国文化报 2000,11,28

66.关于酷评:以余秋雨现象为例 文艺评论 2001,2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摘卡》季刊2001,2摘要)

67.新诗会消亡吗 文艺评论 2001,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2,1转载)

68.武侠文化研究的新收获 太原日报 2001,5,7

69.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百年文学思想史 中华读书报 2001,5,9

70.文体研究的新创获 中华读书报 2001,5,23

71.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角色定位 文论报 2001,7,15

72.前苏联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2,2转载)

73.吴宓、学衡派与中国现代文论建设 《多维视野中的吴宓》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74.中西两套文论话语的龃龉与磨合: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百年行进 文学遗产2001,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2,3转载,《2002中国文学年鉴》,“论文摘要”,第321页,中国文学年鉴社2003。)

75.形态差别与文化渊源:中西诗歌爱情主题探究 学习与探索 2001,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2,4转载)

76.江山之助: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内在关联探寻 外国文学研究 2001,4

77.文化产业:建设巴渝文化和发展重庆经济的一条重要思路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1

78.从性别盲点到性别误区: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化研究 2002,6转载)

79.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今日文坛 2002,3

80.文学的起源和变迁 《文艺学概论》天地出版社2001

81.貌似公允中的西方眼光:学衡派与中国现代文论建设 三峡大学学报 2002,4

82.日常生活与审美超越:超越美学论 文艺评论 2002,4

83.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 《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4.后殖民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潮流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85.中国文论传统:是骤然断裂,还是静悄悄绵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1

86.文学中的性别角色 百花洲 2003,1

87.不应遗忘的文艺思想史:普列汉诺夫与中国 学习与探索 2003,3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4.论点摘要)

88.彻底根治学术腐败 社会科学报 2003,8,7

89.逻辑架构与发展前瞻: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评议 江西社会科学 2003,8

(《新华文摘》2004,1论点摘要)

90.民粹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 学习与探索 2003,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2,《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第一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91.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迁移 社会科学战线 2004,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4,5转载,收入《国学新论》,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4,5

92.跨语际旅行:“文化霸权”的话语实践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第7辑

又:学习与探索,2005,5

93.汉译西方文论探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6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1,摘要)

94.审美形态与文化差别:中西抒情诗主题比较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04,6

95.文化转向与中心消解:美国比较文学学会2005年会述评 中华读书报2005,4,20

96.革命是否与艺术相敌对?卢那察尔斯基文化诗学问题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3

97.身体:一个审美现代性事件 文艺评论 2005,3

98.中国古代文论:两种言说方式及其现代命运 文艺理论研究 2005,3

99.跨语际旅行:“文化霸权”的话语实践 学习与探索 2005,5

100.如何建设中国当代美学体系 文艺评论 2006,1

101.重庆人文精神研究是一项文化工程 思考与运用 2006,3

102.压抑与反抗:身体美学及其进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5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6,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6,12转载)

103.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论何处去——以文化研究为例 文艺评论 2006,4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7,3转载)

104.十年回眸:再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文艺理论研究 2006,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艺理论 2006, 12转载)

106.感受艺术中美的多样性 张法主编《美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7.民粹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 葛红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108.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东方丛刊2006,2

109.去西方化与寻找中国性 (上海)社会科学报2007,1,11,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文化研究 2007, 4转载)

110.跨学科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创新之路 江西社会科学,2007,1

111.中西文论异质性比较研究——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 西南大学学报,2007,5

112.去西方化与寻找中国性——90年代中国文论的民族主义话语 文艺评论,2007,3

113.跨文化比较诗学何处去? 文艺研究,2008,6

114.去西方化与再中国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社会科学战线,2008,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8,5,转载,入选《科学与宗教(社会科学战线精华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115.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理论与中国文论两种传统 文艺理论研究,2008,2

116.文明重心的东移与本土传统的复兴 文艺评论,2008,2

117.新时期文艺理论30年:回顾与反思 文学理论前沿,第5辑

118.建设中国诗学解释学的必要与可能 文艺报,2008,6,24,第3版

119.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比较美学 文艺评论,2008,4

120.文化的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新时期中西美学关系及研究方法的反思 山东社会科学,2008,12

121.莫怀戚、重庆文学及文学经典 红岩,2008,6

122.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江西社会科学2009,1(《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 2,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9,4转载)

123.从牧歌到挽歌: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变迁与生态美学问题 社会科学战线,2009,4

124.一个亟待拓展的新领域 文艺报,理论与争鸣2009,8,1

125,跨文化转向中的中国美学抉择 文艺报,理论与争鸣2009,11,28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 1,转载)

126,从艺术的功利化到审美的伦理化——中西美学分道扬镳的起点 厦门大学学报2009,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0,9,转载)

127,走向生态诗学:中国现代诗学一个可能的突破方向 西南大学学报,2010,1

128,异域中国文论西化的两种途径:世界主义文论话语探究 江西社会科学2010,6

129.跨文化研究:坚持普遍性立场下拓展非西方多民族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8,3

130.选择的西化:两种审美态度及其现代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

131.文艺学研究综述 重庆社会科学年鉴(2009),重庆出版社2011

132.东方转向不等于中国转向 探索与争鸣,2011,3

133.审美态度的恰当性: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 社会科学战线,2011,4

(《新华文摘》2011,22全文转载)

134.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 西南大学学报,2011,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2,1转载)

135.文化差异性与理论普适性: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美学发展战略 文艺理论研究,2011,5

136. 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危机与变革 文学评论,2011,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2转载)

137.西方学界的东方转向及其应对:跨文化比较诗学评议 清华大学学报2011,6

138.追踪当代西方最新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