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何宗美(1963—),文学博士、教授,湖南省永兴县人。1992年9月考入西南师大,师从熊宪光教授专攻先秦两汉文学,1995年7月获硕士学位,从教于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师从陈洪教授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治明清文学,2002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年底破格晋升教授。历任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带头人、唐山市政协常委、市文史委员会委员等。2002年因科研、教学的突出贡献被唐山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2004年3月调入西南大学,现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元明清文学方向学术带头人,并为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和重庆市社科联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成就:
近年来,主要从文人结社的角度切入明清之际政治、思想、学术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明代文人结社、复社、公安派、清初遗民文学、清初东北流人文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学术成果。出版学术专著《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公安派结社考论》(重庆出版社)、《古代文学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文人结社研究丛稿》(中华书局),并在《文艺研究》、《国学研究》、《南开学报》、《中国典籍和文化》、《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中国文学研究》、《华文精撷》(美)、《光明日报》、《文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摘报》、《文艺理论文摘卡》、《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等全文转载或转摘,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学术代表作《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受到学界高度评价,认为“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补充和修正了一些文学史以及思想史、政治史上的传统观点,很有价值”,“允为一篇学术价值甚高的经意论作”,是“当前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研究上的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所具有的开创性,对明末清初的文学研究、政治研究和思想研究都具有启示作用和促进作用”,在学术上具有“开拓之功”。该著流传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2006年6月应邀参加韩国中文学会第63次国际学术大会。
科研获奖:
1、《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2004年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3、《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明代文人结社综论》,美国亚洲当代文化学会和《华文精撷》杂志社“2002年优秀华文奖”。
5、《〈柳边纪略〉的东北文化史价值》,《社会科学战线》创刊二十五周年优秀论文奖。
主持项目:
1、明代文人结社现象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清初东北流人文学研究(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
主要论著和论文:
1、《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公安派结社考论》,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3、《古代文学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4、《文人结社研究丛稿》,中华书局2006年版。
5、《文苑名门:中国古代文学家族纵览》(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香港)2006年版。
6、《载酒征歌,交游文物——复社文学活动及其影响》,《文艺研究》2006年5期。
7、《〈谭元春集〉复社成员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2期。
8、《复社南京社集及其影响》,《韩国中文学会第63次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文集》2006年6月。
9、《公安派结社的兴衰演变及其影响》,《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竟陵派与复社关系初探》,《明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版。
11、《关于文学史写作的几种观念》,《华文精撷》(美),2004年7期。
12、《中国人的心灵发展史》,《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21日。
13、《白话小说的“苏州奇迹”》,《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19日。
14、《复社的思想与学术》,《国学研究》第十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15、《复社的文学思想初探》,《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2期。
16、《性情?学问?世运——复社文学创作论及其意义》,《华文精撷》(美),2003年7 期。
17、《张居正改革对晚明党争及文人结社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4期。
18、《乐志林泉,跌荡文酒——惊隐诗社及其文学创作》,《南开学报》2003年4期。
19、《清初甬上遗民结社略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4期。
20、《〈柳边纪略〉的东北文化史价值——十七世纪中后期满族人的社会生活图景》,《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3期。
21、《明代怡老诗社综论》,《南开学报》2002年3期。
22、《明代文人结社综论》,《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2期。
23、《明代杭州西湖的诗社》,《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3期。
24、《先秦寓言喜剧美成因初探》,《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3期。
25、《历史片,史料吃不透,败笔常有》,《光明日报》1997年11月12日。
26、《复社兴起的诸因素分析——兼论复社与东林的关系》,《东林书院重修40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
论文论著转载(摘)及影响:
1、《明代文人结社综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
2、《乐志林泉,跌荡文酒——惊隐诗社及其文学创作》,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复社的文学思想初探》,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4、《张居正改革对晚明党争及文人结社的影响》,《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年10月14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5期)、《文摘报》(2003年8月10日)转摘。
5、《论先秦寓言的喜剧美特征》被《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7年第1—2期转摘。
6、《论钟嵘诗歌批评的美学趣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文摘卡》2000年转摘。
7、《历史片,史料吃不透,败笔常有》被《新民晚报》1997年11月24日全文转载。
9、《中华读书报》发表许振东《文学史研究的新转向》一文(2003年10月8日)对《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的学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术职务与社会职务:
西南大学中文系主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元明清文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会员
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社科联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