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视觉文化工作坊第五次活动纪要:维特根斯坦和鸭兔图
发布时间: 2019-04-16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4月14日,视觉文化工作坊在文学院1304教室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二次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维特根斯坦和鸭兔图”,由2018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李梅担任主讲,由工作坊的其他成员们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见解,而后由肖伟胜老师辅以解析和进一步阐发。

李梅同学以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为主要参考文献,通过“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命题图像理论”和“综观”四个方面来探讨维特根斯坦观点和鸭兔图之间的联系。运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包括用建造不同的语言场景来解释“语言游戏“的具体意义和现实情况,说明了不同语境下鸭兔图会出现不同的面相。并通过游戏的概念论证“家族相似”的概念,说明事物之间没有本质,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命题图像理论”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说话会引起图像的形象,前期维特根斯坦说认为世界与语言具有一一对应的逻辑结构,能够通过图像进行连接,因此语言能够描述世界,命题是事实的逻辑图像。“综观”是方法论,认为我们先看见事物的面相,再对面相的局部进行理性分析。综观是维特根斯坦提倡的观看的方法。最后通过总结来串联起四者和鸭兔图的关系。鸭子和兔子的面相族和概念族有某种相似之处和亲缘关系;面相闪现总是在语言游戏当中;面相的形成和闪现其实是“综观”的过程;命题图像理论为面相呈现提供了一个说法。

最后李梅同学提出了两个问题:1.我们在前期和后期分别犯了什么语法错误,以至于进行无意义的哲学追问。2.与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现象学的“意向”有何关系,从这两方面如何对鸭兔图进行解释。梁志健同学对第一个问题提出了解答,认为能说的东西是有语言逻辑结构的,不能说的东西,比如美学、伦理学是不具有逻辑结构的,超出了语言的逻辑范围。钟婷婷同学继续补充到哲学并不是什么高深奥妙的东西,肖老师还补充道:哲学的任务就是消解哲学问题,使哲学问题从语言还原到现实。

另外肖老师主要解答了第二问题。认为和现象学的关系主要在“综观”上。“看”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现象学主要重视“对象”,二维特根斯坦主要在于“事态”,两者都有活动,而非在“物”。另外肖老师还谈到看鸭兔图就是视觉思维。最后肖老师还讲述了一些其他观点,证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伟大之处。

本次活动在主题上有趣味性,在内容上有深刻性,活动过程以讲解分析为主,成员间的讨论热度有所上升,同学们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