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做客文学院名师讲坛,与数百师生共同探讨“文本与历史”的话题。讲座由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喝彩连连。
洪子诚教授首先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学阅读指南》中的“慢阅读”的概念,说明阅读作为一种人类活动,正处于一种濒临灭绝的危机之中。洪子诚强调广泛而仔细阅读的重要性,他呼吁每一个文学研究者都能回归基础,从细读文本开始进入研究。
随后,洪子诚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理路和研究经验,从三个层面漫谈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第一,强调将文本放入历史语境中做理解,不能将文本看做全然封闭的系统,既要看到文本内部诸如语言、形式、内容等问题,也要重视文本外部诸如政治背景、文学制度、作家经验等因素。第二,洪子诚教授探讨了文本阐释与阐释者自身经验的关系。一方面,洪子诚教授肯定读者在阐释文本时带入个人经验的有效性,认为因为代际差异、身份差异,甚至阅读经历的差异,会带来文本阐释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洪子诚教授又质疑带着个体经验与取味来阐释文本的有效限度,认为有时候过度的相信个人经验也会带来文本解读的偏差。第三,洪子诚教授认为我们在重视文本的社会历史分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文本的形式之美,要承认从形式入手与政治、历史相遇的可能性,要善于从文本的形式中发现隐藏的历史性内涵。
最后,洪子诚教授还就“如何评价王朔等当代作家”、“如何在文本内涵与作家身世之间作区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文本”等问题同现场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