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时代原创性教材建设暨《中文创意写作》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5-11-07 17:5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112日,新时代原创性教材建设暨《中文创意写作》教材研讨会在文学院院史陈列室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西南大学文学院与北碚区作家协会联合主办,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春泉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出版社等十余所高校与出版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读者们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原创性教材建设暨《中文创意写作》教材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研讨会属于第十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衍生的特色活动之一,主要聚焦新时代中文创意写作的教材建设。与会专家全面细致、多维度地探讨了李金凤主编的《中文创意写作》教材。

在专题研讨环节,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晓辉教授率先肯定了该教材具有“创意思维训练”“强实践性”等特点,赞赏其多模态设计具有前瞻性,同时就术语精准度、文体分类、内容重复、中国元素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北碚区作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蒋登科教授强调该教材“以中文为根基、创意为导向”的定位,兼具教材属性又突破校园局限,教材名称设计巧妙,采用融媒体出版,但在深度与广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雷少波则从出版视角提出“有组织出版”理念,呼吁学界与出版界协作,加强新时代的教材建设。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林志山教授认为,教材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根基,尤其在思维训练方面具有创新性;他还称赞编写团队多为“双栖型”作家与教师,这部教材具有本专业教材建设的里程碑意义。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宋时磊副教授则从学科史方面肯定教材的历史梳理与原创价值,提出“跨界性”“场景性”的教学意义。东北师范大学徐强教授关注教材中纳入歌词、新媒体写作等新兴文类,指出教材拓展了中文创意写作的文体范畴,在很多安排上体现了“全感官启迪”的理念。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许道军教授分享了该教材带来的亲切与欣慰,肯定该教材凝聚了学科共识,并建议加强写作本体视角、写作要点教学与检测体系建设等。四川大学周毅副教授指出,网络文学写作章节具有很强实操性,将创作过程拆解得十分细致,并建议增加“创意写作与社区治理”相关内容,拓宽写作教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专家自由发言环节,重庆师范大学语文系主任、北碚区作家协会理事高博涵,华东政法大学中文系主任高尔雅、黑龙江大学写作教研室主任高旭、武夷学院副教授魏维、北碚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张昊等专家从创作体验、教学实践、学科建设、教材编排、著作版权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也肯定该教材在创意写作教学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

作为教材编写团队代表,上海政法学院高翔、西北大学雷勇、湖北经济学院刘婕、西南大学张纯静等教师分享了各自章节的编写心得与修订方向,体现了编写团队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与创新思考。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碚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文创意写作》教材主编李金凤,首先对与会专家及相关机构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诚挚感谢。她提到,该教材凝聚了团队多年的教学实践成果与创作经验,期待通过吸纳各方批评与建议,持续推动教材的修订完善。

在读者与学生代表发言环节,来自中山大学的博士生刘平和西南大学的研究生胡雨晴、游梓萌、张暖、邹彤等从学习者角度提出了对该教材使用的感受与建议。

最后,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张永禄教授进行学术总结,他高度评价该教材在原创性、实践性、过程性等方面的突破,并建议在后续修订中加强教材结构调整,重点关注AI写作融合实践、教学资源配套等方向。

本次研讨会历时三个半小时,内容扎实、氛围活泼。会议有效汇聚多方智慧,这不仅为《中文创意写作》教材修订明确了方向,更为原创性教材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总之,新时代的原创性教材建设需要守正创新、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并不断地改革创新。